工程性格

今年在樂寫的寫作平台上進行長達一年的創作訓練,明年開始將以專欄的型式為下一階段的合作。阿宅工程師要來點滿一些有趣的技能囉 ~ 第一篇專欄先來惡趣味文章 XD



「下班回家前買十個包子,如果看到賣西瓜的就買一個。」
「怎麼只買一個包子?!」

上述看似荒謬的劇情,卻是工程師的生活日常。這是一個既複雜又簡單的職業,簡單的工作環境,每天八成以上的時間是和機器對話,不需直接面對客戶的無理要求;但實際內容的複雜程度,可能是上萬行的程式碼或是功能多變的電路,為此在工作時間需要高度的專注。這樣的特性讓工程師們發展出這個族群的特有習性,從工作上延伸到日常生活之後,讓工程師在這個社會中常發生各種哭笑不得的事件。



「Maybe 這是個 bad idea, 你 either 是先在這裡吃飽 or 回家再吃,不然你就得在夜市 take a risk 」

資電類工程師們大概是最愛在言談間穿插英文的生物之一。過去基於大學研究所期間研讀的書籍、論文都是原文版本,讓我們在討論專業領域的時候很難避免使用英文,從 VLSI (超大型積體電路)、OFDM (正交分頻多工調變) 到 AMOLED (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EEPROM (電子抹除式可複寫式唯讀記憶體),看到這麼拗口的翻譯實在不該強求。出社會後,也許是因為和外國客戶、工程師溝通往來的關係,漸漸地在平常的生活用語也被英文取代:這個 project 的 deadline 是什麼時候?產品能不能 on schedule tape out?如果不照說明書操作可能會 failed 掉等等。這些用語在工作環境中的使用已成了自然反應,進而潛移默化在日常生活中,使我們成為一個奇異的物種。



「寶貝,隔壁同事在午休的時候都一直講電話,覺得好煩喔!」
「兩點:第一,關於噪音源本身,你可以跟主管反應,或是請他到會議室去講電話。第二,如果他不聽勸的話,你可以考慮戴副耳機。」
「寶貝,開電視。 」

工程師彼此之間的溝通必須很精準,快速地描述出問題的樣貌,並針對可能的數種解法達成共識。一段模糊的敘述、不可重製的錯誤情境或是毫無重點的冗長討論在工作中完全沒有幫助,這樣的訓練影響著我們的思考方式,使我們在談話的當下會習慣系統性地分析問題、列舉出可能的原因以及相對應的解決辦法,並機率性地提升電視購物的銷量。





正因為我們每天都只能面對機器或電腦,去解決大部份是自己所埋下的 bug。螢幕只會顯示錯誤訊息或是毫無頭緒的波型,對著螢幕發脾氣也於事無補,但負面情緒總得正常排解,這樣的環境培育出地表上最懂得自嘲的人類。當我們還苦笑得出來,也許事情就還沒到那麼絕望的地步。

董事長問總經理:「要怎麼把進度落後的產品如期上線完成?」
總經理回答:「要 10 個工程師每周上班 7 天,每天工作 16 小時,持續半年,還要吊死工友養的流浪狗小白。」
董事長驚問:「為什麼要吊死小白???」
總經理回頭對技術長說:「看吧!!就跟你說沒有人會在乎工程師。」

是的,這是工程師自己寫的一個笑話,就是這樣一個苦中作樂的性格伴我們撐過漫漫蟲海的每一天。



當然,工程思維或工程訓練裡,還是有實實在在幫助生活的地方。在長期的訓練之下,我們在時間維度上有較細微的利用。一個專案裡,我們幾乎不可能解決掉所有的問題,所以我們會先把問題分門別類,優先解決重要且緊急的部份,其餘類推。這樣的思維讓我們變得擅長找工具來解決生活的困境,因為當時間的運用有效率之後,我們才有餘裕去面對更多的難題。有人說:「一個優秀的工程師,一定帶有某種程度的惰性,這樣他才懂得去開發更方便的工具給大家。」

說來也許讓人驚訝,平日工作的除錯習慣,也許是影響我生命走向最多的部份。當電路運作不順需要除錯的時候,一般的步驟是做完系統性分析,再一步一步地驗證自己的假設。在人生的未知路途中,當我面臨到選擇的交叉路口時,我也是如此在心裡反覆地辯證:「一次只動一個變數。」比方說同時有兩份工作機會,一份比較貼近自己的興趣,但報酬相對另一個機會來的要少,只動一個變數的概念便是:假如工作的環境都很惡劣,那是興趣比較能彌補這項惡劣,還是報酬?或是出國深造與留在台灣工作的升遷做選擇,當夢想跟現實放在天秤兩端,我怎麼理清內心的雜音。

這時候可以試著拉長思考的長度,用二三十年後的自己回過頭來看這兩個選項,哪個失去的少,獲得的多?這背後的概念是,當我們面臨選擇不同的情境時,我們可以去假設一個極端條件,用這個極端條件去弭平兩者乍看之下的差異,那我們便能聽見內心究竟抱有多少熱情、願意失去多少和家人相處的時間、而哪些是自己的核心理念,什麼都換不走它。

這樣的性格與思維,有它和社會格格不入的地方,也有它可愛之處。我享受著生命中為此帶來的美好,也在學習和這份格格不入和平共處。這是我後半未來的課題,那,你的課題是什麼呢?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揪人‧文《177》

枝蔓|2021 結算

洋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