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
網路工具的資訊整理強迫症
網路瀏覽器 -- Google Chrome
aNobii -- 網路書櫃
--
前些日子,Yahoo! Taiwan 正式宣佈將終止無名小站的營運,傳統部落格與社群網站的分析文章一時之間漫延於各大網路媒體。Facebook 的興起的確改變了許多人的網路使用習慣,但我們也發現,過去曾轉貼的那些文章、圖片、影音連結 ...... 並無法快速地在自己的塗鴉牆上搜尋到。鑒此,我只能求助於其它相關的雲端服務來當做自己的網路筆記本。
--
前置準備
網路瀏覽器 -- Google Chrome
對於雲端工具而言,方便的瀏覽器在整理網路資料時能事半功倍。Google Chrome 具有擴充工具的功能,許多工具鈕能讓使用者 one-click 即完成資料的擷取,相當順手。
Google Chrome。點選畫面右下角可進入 Web Store,於 Web Store 內新增的擴充工具鈕會顯示在瀏覽器右上方。 |
RSS 閱讀器 -- Feedly
Feedly 一直是我推薦的新聞資訊閱讀器,一來多方支援個人電腦與手持裝置同步,最重要的是它內建許多常用的雲端工具或社群網站的分享鍵,讓我們得以快速地分享與整理所看見的資訊。
後面為常用的網路工具
--
aNobii -- 網路書櫃
其實類似的個人化雲端網站有許多,像網路食譜、雲端行程規劃之類,在這裡舉的是 aNobii 網路書櫃的例子。aNobii 讓使用者可以記錄自己閱讀過的書籍,可評分、編輯書評或是自行精選佳句。它可以整理你想交換的書籍,藉由社群化的力量讓每個人更方便地讀到自己有興趣的書,也可藉由網站裡的社團對書籍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討論。
以清大的圖書館網頁為例,甚至提供該書在 aNobii 的連結,讓讀者先行參考其它已閱讀過的書友留下的評語,避免借錯書籍這類資源上的浪費。
--
Evernote -- 文字彙編、網頁擷取
目前最熱門的雲端筆記本,可同步於網路、本機與手持裝置。以前寫文章時只能用 .txt or .doc 檔一篇文章存一個,日後在電腦整理很容易掉檔又不方便通篇閱讀。現在全部收在 Evernote 裡,管理搜尋閱讀切換都人性許多,再加上其同步的功能,文件於家中公司咖啡廳都能接續編輯,相當順手。平常我自己也會用 Evernote 整理一份工作日誌,記錄一些工作上不涉及機密的小密技,畢竟什麼時候會調去別的部門或是生涯規劃的變動都是無法預料之事,平常還是要勤勞一點幫自己累積一些腦內資產。
Windows 版的 Evernote 畫面 |
Evernote 另外有網頁擷取的功用,到 Chrome web store 搜尋 Evernote web clipper 便是。相對阿宅工程師來說最常使用的地方就是 wikipedia 或某些電路知識的網站,以幫助自己建立個人化的工具書。日前的大改版更新之後,整合了其它套件的特色,比方說簡化排版:它能幫助你將雜亂的網頁用更容易閱讀的格式呈現,再用排版過後的格式進行網頁擷取;另外也可以用螢光筆畫重點,再將畫過重點的網頁擷圖分享給好友,在小組討論時非常實用,是 Evernote 一個相對貼心的小工具。
未做處理的原始網頁,擴充工具鈕在右上方左二的大象鈕 |
用 Evernote web clipper 擷取網頁時的工作畫面 |
使用簡潔排版後的顯示 |
付費版的 Evernote 提供記事共編的功能,能讓多人共同編輯同一份記事。筆者並非專業文字工作者,所以通常有共編需求的文件還是選擇用免費的 Google Doc 來完成。
--
Pocket -- 網頁暫存,以收藏文字內容為主
Pocket 的前身叫做 Read it later,顧名思義就是先暫存當下不方便或沒那麼多時間閱讀的長篇文章,等下班回家或空閒時候再叫出來重溫的工具。
在 Pocket 上閱讀同樣有簡潔排版的效果,適合儲存文字篇幅比例較多的文章。對每篇暫存起來的內容可貼上標籤,用標籤做好自己喜歡的分類,Pocket 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個人的網頁雲端剪貼簿。另外,在 Chrome web store 中輸入 pocket 亦可找到其對應的擴充工具。一般的網頁中按一下便可擷取,在 Feedly 中則已經有內建的 pocket 按鈕來收藏網頁。
Pocket 的基本頁面,右側為自行分類的標籤,one-click 收藏的工具鈕在右上方由左往右數第三個 |
--
Pinterest -- 瀑布流圖片資料庫
網路內容大致可以區分為文字、圖片及影像,若 Pocket 是文字網頁的剪貼簿,圖片的剪貼簿要算近年相當火紅的 Pinterest。Pinterest 在 Chrome 同樣也有擴充工具,但更加不同的是,它帶有社群網路的色彩。它可以訂閱好友的板,可以在好友貼上的圖片中留言,也可將其圖片轉貼到自己的板內。當我需要一些裝潢、網頁與圖表設計的參考範例時,在 Pinterest 上面搜尋關鍵字,絕對可以找到許多相關的素材。
Pinterest 著名的瀑布流。擷取工具為右上方的紅色 P 圖釘。 |
不得不提的是,Feedly 連 Pinterest 都設有快捷,在 Feedly 閱覽一些攝影達人的部落格時,輕輕一點便能收藏喜歡的照片,而非貼在 Facebook 裡,過兩個月回頭找便再也找不到的窘境。
--
Zootool -- 網路書籤,影片內容為主 (已於 2014. 3. 31 終止服務)
Zootool 本身的設計就是為了網路書籤而打造,雖然網頁、圖片也都能儲存,但以其使用者介面的角度來看,用來管理網路影片顯得較另外兩種格式來的親切。整體視覺的呈現如同 Windows 的動態磚,針對不同影片也能進行分類管理。在 chrome store 中亦提供有一鍵擷取的工具,於 youtube 或 vimeo 的網頁中,zootool 會自動選擇擷取影片而非整個網頁。
Zootool 個人首頁,分類於左側,擷取工具在右上方的 Z icon |
Zootool 有開放訂閱的功能,因此針對各別的影片也有相對應的隱私設定,其應用和 youtube 上的頻道如出一轍。
--
我們大致以開放性與其使用時機再整理一次。上述分享的工具中,開放性最低的要屬 Pocket,它算是一本個人的網頁剪貼簿,僅提供網頁收藏記錄,無法編輯也無法分享。如果針對特定網頁有編輯與分享的需求,則是使用 Evernote 較為合適。但比起網頁擷取,Evernote 最主要的功用還是著重在文章筆記的撰寫與彙整上。開放性稍佳的為 zootool,它允許訂閱其它使用者的 zoo,但這項應用因為社群網站的普及而逐漸式微。開放性最佳的為 aNobii 與 Pinterest,它們擁有完整的社交圈,可相互追蹤、留言或私訊,個人化程度很高。aNobii 甚至還幫你統計每年閱讀了幾本書,總頁數共多少之類的訊息。
與一百年前相比,我們一天能接收的資訊量也許是過去的好幾年,正因為如此大量的訊息湧入,每則資訊對我們而言便感覺廉價許多,大眾對這些標題也漸漸無感。放任資訊無止盡的流去,不如善用一些工具幫自己篩選累積這些知識,長久下來對自己會是珍貴且驚人的資產。
以上。
--
延伸閱讀
Link -- 常用網站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