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本文閱畢約需六到九分鐘。)

資訊恐慌症。

--

前些日子寫的《聊表》裡提過的事情,在今天恰好同時想通了一些想法。文章前段是個人一貫風格的流水帳在電腦使用習慣上的分享,後段則是murmur的碎碎念零碎的生活感想。本文開始。

--



離校前,特地將電腦重灌了一番,也利用這個機會上網更新一些方便常用的免費小軟體。基於一些個人的偏執習慣,能夠不安裝的就不安裝,功能則是夠用即可,佔用資源愈少愈好。桌面偏好乾淨、有設計感的圖片,可以想見,桌面是一個icon或shortcut也沒有。安裝完畢,就把所有預設為開機便執行的選項全數取消,能不用Microsoft就盡量不用,雖然目前仍沒有勇氣改成openoffice,但像是網頁瀏覽器或檔案總管一類是想當然爾的琵琶別抱。

自己對於資訊有一定的上癮程度,使得每每開機便要花上大約一個鐘頭的時間把當天認為該了解的資訊網站surfing一遍。網頁瀏覽器選用的是"Don't be evil"的Google Chrome的改良品:Chromeplus。早先的使用習慣是Firefox,不過自從Chrome推出之後,我就愛上它更加簡潔的介面設計。在Firefox的年代,首頁是個人化的iGoogle,轉移到Chrome之後,便將幾個重要的小工具改在瀏覽器的plug-in上。目前最推薦的前三名是:Google Mail Checker Plus, Facebook for Google ChromeFeedly,這三個plug-in也顯示我個人對網路的依賴性為何。

在小時候Windows還沒那麼穩的年代,存在電腦中的email在無數次的重灌下早已屍骨無存,只好取而代之用容量不虞匱乏且濾除垃圾郵件演算法仍夠精準的網頁伺服器Gmail。之所以會使用這些plug-in的原因,無疑是想多少擺脫被制約的習慣。以前email剛興起的年代,大概就是整天點著"收取新信件"的icon,期待不停更新的新訊息,直到連新的垃圾郵件都收不到。Mail checker幾乎即時的更新,用個小數字提醒你目前尚有幾封未讀,而不需瘋狂偏執地點著滑鼠。

剩餘兩個其實功能都一樣,一則提醒我在目前全球最大的社群網站中,我有幾則未讀的更新訊息,另外一個則是顯示我在Google reader的未讀。Google reader是一種RSS閱讀器,簡單來說,它讓我原先需要一個一個去拜訪所有朋友與網路作家的網誌,轉為自動整理所有我未讀的文章,讓我省去很多登入到眾網誌卻發現沒有新文章的時間。對我而言,便是加速了解這個世界的變動。

--

除去私人朋友的網誌,個人定期會逛的網站包含新聞、藝文、設計、電影、資訊一類。新聞網站依個人主觀不同,每人偏好的差異性較大,這邊就不列舉。其它我覺得都有一些值得分享的網站,在這裡各舉一例:

藝文:樂多新文創
設計:KaiaK
電影: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資訊:MMDays

除了左撇子以外,其餘網站都是由許多人共同創作的分享平台。我們所看到的內容,會是較有深度探究的文章。對於現今所謂資訊爆炸的時代,仍舊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做著他們覺得該持續下去的事。

--

以上,是這篇文章的前言,正文開始。

--

對於所謂的科技,或說科技產業,我一直有種弔詭的疑惑。早期的農工社會,因為科技的不發達,所以社會投入了相當多的人力在農業或傳統產業上。為因應增長的人口,產量隨著科技的發達而漸漸提升;為了社會的發展,或說專業領域困難度的增加,整個產業的分工也隨之愈來愈細。接著就來到我所困惑的迴圈:我現在所學的知識或者未來從事的工作,假如是為了讓電腦能跑的更快速、更準確,然後,把工作上的設備儀器的控制電腦換掉,換成更高級的電腦。為什麼我們要用好的電腦去做更好的電腦去做更好的電腦?為什麼如此看似弔詭迴圈的產業,可以養這麼多米蟲撐起這麼龐大的經濟?換個方式來說這件事。古早的社會同樣能滿足基本的吃住需求,也同樣能擁有享受生活的時間與樂趣。而現今所謂的科技產業,則是替我們定義現今的樂趣才叫樂趣?達成這種條件的過程,也就是科技業的發展,供養了社會中很大一塊的人民,但這些人民,卻不一定懂得享受這些因科技所得來的樂趣?

這樣的弔詭,在梭羅的《湖濱散記》中不斷地被提及。他認為,最理想的生活,應該是一週裡花一天工作,而得以滿足其餘六日的享受所需。相對地,這意謂著必須降低自己的物質需求,才足以應付那一日的工作所得。《阿拉斯加之死》一書中的主角克里斯,為的就是要擺脫這看似弔詭的迴圈,才選擇背離社會,深入荒野。

以下引自《湖濱散記》:「我學得了一件事:最快的旅行者就是走路的人。我對我的朋友說,猜猜看我們誰會先到。距離是三十英哩;路費是九角。這差不多是一天的工資。我記得我以前正是這條路,築路工資每天六角。好了,我現在開始走,天黑以前到達;我曾用這種速度整星期旅行。可是你呢?你得先賺路費,明天才能到達,或者,如果你幸運的話,及早找到了工作,今天晚上可以到達。要去費區堡,你必須先把一天大部份時間用在工作上,而不是用在去費區堡上。因此,如果鐵路繞了世界一圈,我想我還是會在你前面;至於看鄉村和得到經驗,我們兩個相差更是不可以道里計了。」這段引言,讓我稍微想通了我腦袋卡住的結。

梭羅的邏輯看起來不無道理,然而以現今的角度來看,便能看出當時沒有想見的事情。《湖濱散記》一書出版於一八五四年,引自wikipedia:"In 1856, Frenchman Jean-Marie Le Bris made the first flight higher than his point of departure, by having his glider "L'Albatros artificiel" pulled by a horse on a beach. He reportedly achieved a height of 100 meters, over a distance of 200 meters. " 在那個年代,最先進的交通工具即蒸汽火車,飛機僅能離地一百公尺飛行兩百公尺遠,以當時的世界觀,他選擇以個人的方式,滿足個人的生活需求。然而,科技最弔詭的地方在於,它滿足的是群體之下的個人欲望,而這點也同樣是社會發展的方向。一般的米飯當然可滿足生命之所需,但是當社會告訴你說,你只要每天勤奮的工作,你就能每餐都吃各國的美食料理。個人的意志可以選擇更低的物質需求,但群眾的意念卻願意選擇用工作換取更高的物質享受。弔詭之處在於,我們可以要求自己過低限度的生活,卻無法要求社會的每個人都這麼過。而科技重要的地方,便是在群體的概念之下,能更有效率地將工作轉換為更好的享受。

--

談到科技,我覺得最核心的概念是:分享。因為科技與社會發展是相輔相成的,而社會、文化、群眾意念之所以能夠成長建立,就連經濟最基本的型式:貨幣流通,甚至是以物易物,都建立在分享的概念上。為什麼Nokia會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很簡單:分享。科技努力的方向,在於人對於物質,或者是美、快樂等抽象的意念,都能更輕易、更有效率地藉由分享來追求。而這個方向,在群體所架構的社會法則中,不可逆。

再來是資訊。人們藉由資訊依附在社會之中,當一個人所掌握的資訊愈多,某種層面來看,我們可以說他社會化的程度愈高,與社會的連結愈密。科技提高了人類社會化的程度,也因此發生了資訊爆炸這個現象。資訊恐慌症,在潛意識底下可以解讀為患者對自身社會化程度過低的恐懼,擔心自己與社會的連結太少以至對身邊的資訊照單全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無用的資訊也相對地在快速累積,但是對依附在社會的人們卻毫無益處。回到前言,之所以跟大家分享我的電腦使用習慣,用意在於,藉由網路瀏覽器的plug-in,統整其它網路作家已經整理好的有用的深度資訊,利用最短且最有效率的路徑,傳達到我們手上。然後,同樣藉著科技的力量,將這段文字分享給這篇文章的讀者。

藉由將資訊有系統的整理並分享,這些網路作家默默地做著商業利益不高,但是對社會很有幫助的事。還記得去年的八八水災嗎?當時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網友們旋即架了一個災害資訊通報網,哪裡斷水斷電,哪裡道路不通,在網頁上一目瞭然,善加利用便可降低災情的蔓延。身為電機工程師,這一直是我想努力的方向。能夠讓自己的所學,幫助社會些什麼,無論是從什麼小地方做起,寫篇沒什麼人要看的不知所云都好。

--

後記一

提到分享,以下這則新聞是我很想分享給大家的:文化評論 / 英國:Big Issue? Anyone?

文章出自前言提及的樂多新文創,內文大要是一份名為《Big Issue》的雜誌在台灣發行創刊號了。是一種幫助街友離開街頭的行銷策略。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這一類的活動,讓社會更美好。

--

後記二

儘管群體的利益不可逆,當我拿著壞掉的顯示卡去店家時,得到的回應是:「你那張四、五年有了吼?現在沒有這個規格啦!然後如果你要買現在的顯示卡,你的主機板要一起換,當然CPU也是。」我仍舊覺得這他媽的什麼鳥科技。

--

後記三

這篇文章我從下午五點寫到凌晨兩點......orz

--


以上。





--

留言

  1. 才發現同樣的東西我兩年前已經寫過了......



    http://www.wretch.cc/blog/wilam/10163126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揪人‧文《177》

洋蔥

枝蔓|2021 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