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點台北 vol.15 -- 博雅教育、被動收入、審議民主

-- 2013. 8. 10 --
Photo credit: 交點

交點新竹由於參與人數的考量下暫時撤展。這天,恰巧人在台北,便起身參加了策展已久的交點台北 vol.15。以分享內容來看,果然和交點新竹有段不小的差距。分享的主題概括了:戲劇介紹、教育、學習、創業、買屋、理財、公眾議題決策、公益品牌、設計 ...... 等等,相當豐富,當然兩分鐘的分享也出現一些素人搞笑的亮點。像這樣的平民分享場合,參與者背景的多元性還是相當重要,不同故事交織而成的分享,內容才能精彩可期。

縱觀來看,兩分鐘分享者大致上是希望能跨出自己的生活圈,在這樣的場合有更多的交流,認識更多的朋友。九分鐘的講者身上可以感受到強烈的目的性,也許是想行銷自己所創立的東西,或是分享自身經驗,以下簡單筆記此次九分鐘內容:

--

戲劇介紹 -- 陳家聲演唱會

講者是一名藝術大學的學生,主修戲劇,他的夢想是希望能在公開場合唱歌給大家聽。為了能結合他的主修與夢想,他嘗試自己編導演一部獨角戲《陳家聲演唱會》,藉由戲劇演出來完成夢想,很不錯的點子吧!當然,在這齣戲裡,他也出了一些難題給自己,比方說主打歌叫做《雲端上的寶貝》,所以為了這首歌要去社群網站開一個粉絲團並花額外的時間去經營它、或是因為主角設定為一個創作型歌手,但他本人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具備創作的能力,所以他開始下功夫去了解創作歌曲這一件事。

能夠藉由主修或工作與自己的夢想結合是一件很棒的事,當你的課業與工作是自己有興趣的事時,持續下去的熱情較能幫助我們突破困境並完成事情。不過我也聽過一個有趣的說法:最有興趣的嗜好不應該排在職涯順位的第一位,因為往往當興趣變成職業之時,便喪失了它最原始的樂趣。

--

教育 -- 博雅青年講堂

講者為博雅青年講堂的創辦人 Andy,分享內容大致著重介紹博雅教育以及博雅青年講堂,其官網都有更詳細的內容,這裡簡單節錄幾段官網說明的文字:

何為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學習者擁有批判性的了解與鑑賞能力(critical appreciation),其學習判準有以下三者:
第一,學習者應能熟悉各類型知識中包含的概念、邏輯結構及判斷知識真偽的標準;
第二,學習者能以各類型知識中包含的概念、邏輯及判斷知識來組織自己本身的經驗;
第三,學習者能分辨各類型知識的不同且能了解各類型知識重大的成就。
博雅教育,希冀學習者能夠有廣博的理解,美善的品格,更有觀看、理解乃至於欣賞世界的能力。」

博雅青年講堂

「博雅青年講堂 是由社會人士與各界朋友自發組成的學習培訓團體,提供青年學子免費的培訓機會與資源,每年徵選24~36名學生接受一年的博雅教育培訓,課程內容包含「東西文化」、「國際視野」、「人文思考」、「自我覺察」四大領域,有著多樣互動的上課方式,包含個案式互動教學、討論課程、博物館與展覽參觀與反思、戶外生活體驗、大型論壇與演講...等。」

或許現代人自覺其思考模式已漸漸僵化或被媒體所挶限,大家對於這類的學習資源都深感興趣,再加上其背後強大的顧問團隊,更讓人想對這樣的組織一探究竟。不過看起來招生對象為大學生與碩班,一般的社會人士似乎只能以旁聽的方式參與。

--

學習 -- 創中學

別於傳統的理論學習或是更進一步的邊做邊學,創中學主要在鼓勵當我們學習的同時,除知識本身外,要再思考其根本的原因以及知識本身的目的。

「If I had asked people what they wanted, they would have said faster horses.」-- Henry Ford

講者舉了汽車發明人 -- 福特所說的一句話來闡述他想表達的想法:如果當時福特只關注民眾對於現有交通運輸的看法,那他也許就沒能夠發明汽車。跳脫當下的框架,去探究最源頭的思維,往往可以讓我們的學習再提升一個層次。

--

創業 -- 食我部落

美食類的 APP ,結合店家資訊、優惠、食記等功能,不過講者分享的重點在於他的心路歷程,而非強迫推銷他所做的東西。講者過去就讀於成大建築系,比起熬夜數天所弄的建模被批得體無完膚,自己在外頭參加的商業競賽還來的較有成就,便走上創業這條路。

創業一直都是艱辛的,今天才又在 Inside 看到一篇《Facebook 共同創辦人:或許你不應該創業》,創業的理由百百種,如果背後的動機不夠強烈,在這麼艱難的環境要支撐下去會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

買屋 -- 小資女孩購屋

一位年僅 24 歲的女生,如何在不跟家裡商借,自身儲蓄又不多的條件下購屋?講者示範了現下流行的集資方式來達成目的。過程是可想而知的繁雜,但講者以及她的團隊克服了許多困難,終於在短短的時間內完成購屋並出租出去,滿足被動收入的願望。

--

公眾議題決策 -- jugze 抉擇網

近來公眾議題與公民意識的熱度漸起,許多人開始致力於政府資訊的透明化,目前關注度最高的有:零時政府呼叫政府善蟻雄兵。講者為抉擇網的創辦人之一,但由於網站尚未上線,這裡沒能提供連結給大家。抉擇網的用意在於利用網路投票先行迅速決定哪些議題需要討論,再經過多次的投票決定議題的細節,以避免如這次核四公投所產生的命題議論。

以民主制度的演進來看,最早為直接民主,每一位人民都能直接決定公眾事務。但由於國家體制逐漸龐大,需討論的議題也更多,為達到最好的決議效率,現有的大部份國家採代議民主。然而台灣的政府近年日趨腐敗,民選代表及立委無法如實為民發聲,於是有人提出審議式民主。藉由強化人民其審議之力量,以避免現今被少數人物與利益團體所綁架的投票決議,來實現真正以民為主的社會。

--

公益品牌 -- BCI x Rabbit

講者本身為設計師,分享了自稱為無感青年到願意踏上柬埔寨的孤兒院為這個世界付出心力的過程。這個社會有愈來愈多這樣正向的力量在萌芽,他們不單只關注外界的角落,也同時在為我們生長的土地付出什麼。或許在初期只能藉由 T-shirt 義賣的資金收入來做點小事,但這份持之以恆的向善,是現在這個社會最需要的力量。

--


於台灣的群眾募資網站 FlyingV 成功募資的《灰設素 Gray Color》推出的「Q note 矽膠筆記本」,分享團隊簡單介紹了設計理念以及相關的採訪內容。

--

理財

講者分享了一些現金流與《窮爸爸與富爸爸》一書中提及的部份概念,也再次回應了前段小資女孩的被動收入觀念。他提醒我們,假如工作是設定在 25 ~ 65 歲,65 歲後過著十到十五年的退休生活,接著我們就得誠實面對我們的職涯中總共需要賺多少錢。當總被動收入大於總支出時,便可提早安排退休的準備。我想,既然已經踏入社會,對自己在經濟方面的規劃也開始要有才是。

--

九位長篇分享中,分享自身所投入的新創事業有六位,其中一半與科技或網站設立有關。與新創事業無關的三位有兩位是分享理財經驗,另一位則是分享他的近期人生目標 (開演唱會獨角戲的那位)。再來,九位當中與公眾議題相關的有兩位分享教育議題、一位分享民主決議及一位分享公益品牌。然而整體來看,故事溫度最高的大概就屬柬埔寨孤兒院的參訪,其餘依舊環繞在自身的學業或事業經驗上。

鑒於交點台北是第一次參加,我並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的熟面孔在其中。從每位兩分鐘的分享來看,似乎重複參與的比例並沒有很高,而如同首段所言,長篇分享講者的目的性其實很強烈,即便我聽到學到了許多東西,但我更期待的是更濃厚的情感或是更溫暖的故事。相對於我曾分享過的跳舞與視障採訪,我避免帶入過多個人的生活與偏見在內,儘可能地呈現主題的本質,才不至讓人有推銷或廣告的錯覺產生。也許直到有小說家或記者願意分享的一天,我能有幸聽見那些動人的故事。


以上。

--

本日新字:博雅教育、被動收入、審議民主。


延伸閱讀

交點新竹 vol.3 -- 交點簡介
交點新竹 vol.5 -- 視盲體驗
交點台北 vol. 16 -- 適地性服務、零時政府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揪人‧文《177》

NOTE。書單

洋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