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
大學中文寫作的不知道第幾次作業...... -- 《暗戀桃花源》 燈亮。 升幕。 煤油燈。 戰亂時代的上海。 由《表演工作坊》為班底,賴聲川老師編劇的《暗戀桃花源》,距離首次演出已經有二十年的歷史。在2006年,《表演工作坊》和《明華園》合作,將這齣經典舞台大劇第四度推向聚光燈下演出。 《暗戀桃花源》是一齣戲中戲的舞台劇。《暗戀》和《桃花源》分屬兩個不同的劇團。《暗戀》的故事發生在對日抗戰的上海,江濱柳和雲之凡這一對戀人因戰火而分隔兩地,江濱柳隨著國軍撤退來台,從此失去了雲之凡的消息。四十年後的江濱柳重病在床,為了自己最後的心願,繼而將留了四十多年雲之凡的照片登上報紙的尋人啟事,最後終於在醫院重聚。《暗戀》這齣戲因為是劇團導演的半自傳性故事,所以在排練的期間常常因不合導演當年動盪不安卻又兩小無猜的心境而一再重來,導演也常因觸景感傷過度使得排戲進度一再延宕。留下助理與演員在一旁不知所措,無故徒自悲傷而莫名走掉是常有的事。《桃花源》的背景則發生在古老的某個朝代,春花與老陶這對夫妻家庭失和,春花嫌老陶賺不到幾毛錢,無法給她過無憂無慮的少奶奶生活,因此和鎮上富有的袁老闆私通,丈夫憤而離家遠去。其間巧入一處像桃花源一般的仙境,在那邊沉澱心情之後,決定回家和妻子團聚的故事。在劇場的人為疏忽下,不小心將兩齣戲的排演時間排在一塊,但兩齣戲的公演時間又相當緊迫,所以本來是相安無事地輪流使用舞台,隨著日子逼近,轉而將舞台切做一半,兩個劇團各用一邊同時排戲。就在排戲的同時,兩邊的台詞竟巧對得上,逕而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在兩邊的互相干擾毫無進度的情形下,最後決定各自將結尾排過一遍,先將舞台完全交給《桃花源》,之後再讓《暗戀》排演結局,整個事件才得以告終。 《暗戀》充滿著灰暗的離別基調,《桃花源》則是走歡樂的俏皮路線。《桃花源》整齣戲是以明華園的歌仔戲做表演形式,演員誇張的肢體動作、閩南語的鄉土口吻更是增添許多笑點,《暗戀》則否。《暗》劇的場景要不是在動盪不安的上海公園,就是在死氣沉沉的台北醫院裡,無論是離別依依的情緒還是導演的歇斯底里,都讓整部戲的風格相當沉重。只是通常沉重到快忍不下去時,歡樂的《桃花源》劇團就會出來搶場地。整個《暗戀桃花源》就是這麼地將觀眾一會兒丟向憂傷愁悶的死水,一會兒再拋向五顏六色的天堂裡去。才好不容易入了左邊的戲,又被劇場管理員打斷,然後再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