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文產

轉錄文章,從戴立忍導演獲金馬最佳導演獎看台灣文化產業。

原文網址

【聯合報╱吳興國(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

戴立忍從四大導演手中,接到第四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時,情緒激動得泣不成聲。此時,身為評審的我,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動:立忍別哭!相信台灣文化工作者們此刻的心情,也如同戴立忍般激動,同淚,同泣,這是因為我們對台灣共同的愛!

我們瞭解,戴立忍的淚,不是因為他身兼導演監製編劇剪輯數職的辛勞委屈,或是和男主角陳文彬兩人只籌到資金四百萬就毅然開拍時的拮据壓力;獲獎的喜悅,肯定了他力搏動輒上億資金的中、港影片的努力;然而,他的淚,卻是為台灣的文化環境而流,為所有台灣文化工作者有志難伸而淚!

台灣人從來就沒有祖產,只有拚搏,從世代交替中,戴立忍從前輩導演侯孝賢、楊德昌,甚至蔡明亮身上,學到「理想」和「拚搏」,學習在貧瘠的土地上,只有用淚水汗水灌溉出的生命之花,這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台灣精神與人文價值。

無獨有偶,拚搏精神也是台灣表演團體,能在世界舞台上贏得掌聲與尊敬的動能,普遍性的自編、自導、自演、自籌資金的文化工作困苦環境,數十年來如一日,我,至今仍身在其中。

一個文化工作者,對台灣文化困苦的工作環境,隨著年齡有不同的情緒反應。以我為例,三十歲,我大哭;四十歲,我憤怒;五十歲,看著身邊的人紛紛倒下,只有默然。

所以,看看上台領取「年度台灣電影傑出工作者獎」的燈光師李龍禹,上台領獎時,只說了「謝謝」二字的感言,我明白四十五年專業與勇敢地站在崗位,這是他的默然謙遜,作為文化工作者,要把這一代的心靈祖產留給下一代。

我們需要這樣的傳承,政府沒有鋪好路,我們得從自身做起!

台灣二十多年來的文化教育,一直被政治正確和民粹意識給羈絆,十二任越來越短期的文建會主委任期與主張,只留下一堆破碎永遠無法成形的拼圖,新任推翻前任計畫,專業官員和藝文團隊,跟著進三步、退三步、原地打轉,提案、送審、遞補助、招標、採購、核發票,不計前面成績,一概齊頭,年年從零開始。這時講關係、看風向、有手腕的人自然在這個環境,可以獲得更多資源,人才只能出走或跳船。難怪林懷民老師曾公開嘆說,「台灣是人才大漏斗」,考驗著藝術家有多大的志氣和力氣,給國家來消磨!

新上任的文建會盛治仁主委第一件被賦予的職責,是百年國慶基金會副董事長,據報導要在全省各地舉辦一百個演出,我不禁脫口大呼,希望這樣的計畫能扎根於百年文化大計;同樣地,主委主張兩岸互設辦事處的想法,以我們對大陸的依賴,是值得鼓勵、正對事實的勇氣;但文化是生民百姓價值觀的延伸,在同文同種的交流下,以大陸人才與資金的優勢,我們固本的長期文化發展政策又是什麼?換言之,我們要找出,如何從中華文化蛻變,卻能優勝的百年核心是什麼?

我們期待政府帶領我們一起拚搏,企業家嚴凱泰說,「一個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是人才!」然而人才卻不是一夕可成的,文創產業最重要的核心是藝術家,而不是產業的數據,這點從中國大陸把歷史建築交給優秀華人藝術家,去再創造再經營的氣魄,就明白台灣要藝術家憑各自的才華、精力,去與世爭鋒,大放光彩,卻沒有百年胸襟,恐怕不能長久!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揪人‧文《177》

NOTE。書單

洋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