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 QCA 對 Junior Engineer 的定位
Photo credit: ITProPortal 正如前面幾篇文章提及,RFA (RF/Analog) 在 TDC (Taiwan Design Center) 的 team members 真是少的可憐。在去年下半年補進一個跟我同資歷的菜鳥後,部門人數終於要用第二隻手來數。 今年上半年,我大致負責一個 project 的 integration 驗證。為了這些驗證,我必須對每個 sub-block 都有基本的認識。QCA RFA 對新人的規劃就是,讓你藉由驗證 (當然不是設計) 整個系統的過程,達到快速理解電路架構的目的。它不希望工程師只懂單一領域的電路,一直都是這間公司最吸引我的文化之一。 這一陣子,我們 team 正好全部都投在另一個 project 當中。每個人都有各自要負責的部份,從這次的分配中又讓我發現一個頗有趣的思維。Team 裡較資深的同仁沒意外負責主要的設計修改部份,而我跟另一位 junior engineer 則是針對現有設計,去發想新的架構,然後想辦法取代舊的電路。他們給我的感覺是,也許比較資深的工程師,有時候會被舊有的理論給侑限住。像我們這種菜鳥很愛亂問問題:為什麼要加這顆電容?為什麼不直接從 A 點接到 C 點?... 之類,反倒會偶爾激發出意外的效果。所以在不影響進度的情況下,讓資深的工程師繼續主要的電路設計,我們這些小毛頭就想辦法去推翻他們。 這樣的過程在我看來相當有趣,對照起傳統的台商階級文化大概會感到很不可思議。 過往的工作經驗,上層主管就是幾乎每天都會來 care 你的進度,每天跟你要 data,討論的過程常常是由上而下,主管要你去試什麼,我們就去試什麼。但這裡比較不像是用這種態度來看 junior engineer,每位同仁在討論的時候都很願意聽你的想法,然後認真地跟你討論。他們似乎不存在著資淺新手的意見就不重要這類主觀意識,所以相反地,每每遇到困難的同時,會激發自己想解決問題的企圖,會更嚴謹地看待自己的作法,因為一旦在討論時丟出去的任何意見,對方都會很重視。 經理的角色也很有趣,他除了每年兩次的行政考核、定時跟美國主管回報這裡的狀況同時擔任美國對新竹這裡的傳聲橋樑外,平常真的沒有一般的管理階層感。他就和你一樣是 project member,因為能力傑出所以負責的項目比較多...